位置: | 位于夜丘区,处于香波-慕西尼(Chambolle-Musigny)与沃恩-罗曼尼(Vosne-Romanee)之间。 |
葡萄园面积: | 63.44公顷 |
葡萄品种: | 黑皮诺(Pinot Noir)、霞多丽(Chardonnay) |
推荐年份: | 2015年、2010年、2009年、2005年、2004年、2003年、2002年、1999年、1996年、1993年 |
香气: | 葡萄酒有红色水果、巧克力和甘草的香气。 |
土壤: | 海拔较高的山坡上是棕色的石灰岩,海拔较低的山坡上是石灰岩、泥灰土和黏土。 |
图片来源:BIVB / Michel JOLY
伏旧(Vougeot)是勃艮第(Bourgogne)夜丘(Cote de Nuits)中部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区,它位于沃恩-罗曼尼(Vosne-Romanee)北部,香波-慕西尼(Chambolle-Musigny)东南部,是勃艮第最出色的红葡萄酒产区之一,这里最重要的葡萄园就是以围墙围住的特级园——伏旧园(Clos de Vougeot)。
伏旧村得名于这里的一条伏日(Vouge)河。12世纪时,熙笃修道院(Abby of Citeaux)在伏旧村建立,伏旧村葡萄园的发展与修士的努力密不可分。熙笃修道院的僧侣讲究苦修,以谦逊、宁静、简单为戒条修行,在僧侣苦修的日子里最重要一部分工作内容就是发掘葡萄园酿造更高品质的葡萄酒,因为葡萄酒在整个教会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渐渐发掘优秀葡萄园,在1336年,已经开始建造围墙,围起来一大块葡萄园这也是现今伏旧园(Clos de Vougeot)的雏形。一开始绝大部分葡萄园都掌握在教会手里,但最后1789年经历法国大革命,这里的葡萄园被出售、流转,很快被分割为80个左右酒庄拥有,平均下来每家拥有葡萄园面积不及一公顷。
算上特级园在内,这里的葡萄园面积达到63.44公顷,其中特级园伏旧园占据了49.13公顷,一级园10.93公顷,村庄级3.38公顷,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伏旧村葡萄园的平均质量之高。该产区的葡萄大都种植在海拔为240至280米的山坡上。较高海拔的山坡以棕色的石灰岩为主,较低的则是石灰岩、精致结构的泥灰土和黏土。
这里的红葡萄酒以黑皮诺(Pinot Noir)为主,虽然法律上允许不超过15%的霞多丽(Chardonnay)、灰皮诺(Pinot Gris)、白皮诺(Pinot Blanc)加入,但实际生产中很少这么做。如果想问了解这里红葡萄酒的风格,那可以参考村子北部的慕西尼(Musigny)、香波-慕西尼(Chambolle-Musigny)一级园——爱侣园(Les Amoureuses),但因断层或地势影响,这里的葡萄酒品质略弱。这里年轻的红葡萄酒颜色深邃、透亮,表现出漂亮的红宝石色或紫红色,经常能感受到紫罗兰和精致的酸樱桃、黑樱桃、李子的味道,当酒款变得更加成熟,会带有明显的森林地表、落叶、松露以及一些动物气息,在口中表现出分明的结构,单宁有咀嚼感但称得上精致,酸度适宜,余味中通常会感受到甘草等香料香气。这里也出品白葡萄酒,年轻时能表现出刺槐花的香气,随着陈年香气会从琥珀、姜饼、温柏、无花果逐步转变。
这里有4个一级园分别是毕雷尔园(Clos de la Perriere)、伏旧白园(Le Clos Blanc de Vougeot)、克拉斯(Les Cras)、小伏旧(Les Petits Vougeots)。伏旧白园是独占园,它位于伏旧园城堡(Chateau du Clos de Vougeot)对面,被种满红葡萄藤的葡萄园包围。这块葡萄园的历史颇为悠久,在公元1110年,熙笃修道院的僧侣们在外苦修,在伏旧河(River Vougeot)的沼泽和森林中开垦出了伏旧白园,并种下了第一批白葡萄品种,以供教会使用。随后几经易主,但现在仍能保持单一园确实难能可贵。伏旧村的毕雷尔园同样是独占园,克拉斯、小伏旧酿造的葡萄园同样达到很高的水平。
特级园伏旧园
伏旧园的历史跟伏旧白园相似,但更具历史意义,同样由苦修的熙笃会僧侣开垦,并在一些信众的资助下在1227~1370年之间逐渐收购邻地,形成了50公顷的园区。这块葡萄园种的葡萄不仅收成奇好,所酿的酒亦极佳,伏旧园遂广为人知。例证之一据说是在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Gregory XIII)在位时(1572~1585),某位主教投其所好地贡上30桶伏旧园佳酿,而获教皇赏赐升任本区大主教。拿破仑(Napoleon Bonaparte)举兵东征时,据说也曾遣人强索本园窖藏40年的“镇园之宝”。颇有骨气的园主戈不理(Don Goblet)果然来个相应不理,差人转达:请皇帝自个儿来喝!另外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传奇,是关于拿破仑麾下一位比松(Bisson)少将的。有一次,他率队经过伏旧园时,下令部队致最高敬礼。从此以后,每当法国部队行军经过时,无一不循例致敬,这是全法国唯一享有此殊荣的酒园。
伏旧园在法国大革命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有葡萄园及城堡充公并拍卖给个人,辗转到1818年为银行家奥沃拉德(Julien-Jules Ouvrard)所有,次年奥沃拉德更购得罗曼尼·康帝园(Romannee-Conti)。值得庆幸的是大发战争财的园主依然维持着葡萄园与酒庄城堡的统一,直到1889年本园被6位商人各以60万法郎的代价购得,遭遇了建园以后的第一次分化。在那以后,葡萄园的股权通过继承或土地出让而逐渐细化,现在,约有84个业主共有这座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园区,其中15人占有整个园区的六成,另外69位所有人共有20公顷的土地。也因此,小农林立所造成的伏旧园品质不一的缺点暴露无遗。
伏旧园位于一个海拔240-270米的山坡上,坡度平缓,仅在3~4度间延伸300米。面积50公顷,四周围上一堵有500年历史的石墙。土质随高度差异而有不同,据分析共有6种土壤,最高之处为棕土(Umber),多石灰石(Limestone)与砾石(Gravel)而少黏土,土壤仅40厘米厚;中段以下土壤厚达1米,但石少而黏土多,影响排水效果,因此伏旧园(Clos de Vougeot)酒的品质也与高度成正比。传闻以前本园分酿3种等级酒(Cuvee):教皇、主教与教士。园区最上层即出产“教皇级”,作为进献教皇的贡品;第二级“主教级”或“国王级”,是进献地位仅次于教皇的国王、主教及其他贵族之用;第三级才给教士及一般人饮用。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听说本园还是分级课税,不过战后就没有这项传言了。
除了以上人为因素与坡度特点,伏旧园也受到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为了保证交通运输便利国家也不得不铺设更宽大,更现代化的柏油马路。有一条代号N74的马路就被设计穿越伏旧园,当时为了设计这条马路也是费尽法国人的心思,避过了很多名贵土地,又设计的尽量不影响自然的风貌与当地野生生物的习性,在各种计算之后终于确定了这条马路的铺设,几年下来人们还是发现了问题。马路铺设在伏旧园整个山坡的中下部分,由于马路铺设过程中为保证安全,会打非常坚实、深厚的地基,影响了土壤中水分自上而下的流动,伏旧园上部的葡萄园影响不大,靠近这条马路的葡萄园会堆积大量的水分,对原本特级的葡萄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最终产出的葡萄酒品质也大打折扣。
伏旧园的城堡占据了伏旧园非常理想的生产葡萄酒的土地,所以越靠近这座城堡的土地,越能产出高品质的葡萄酒,最好的地块分数三家拥有,勒桦酒庄(Domaine Leroy)、“大金杯”格罗兄妹酒庄(Domaine Gros frere et soeur)、凯慕斯庄园(Meo-Camuzet),当然还有这里最大的地主——德莱图酒庄(Chateau de la Tour),德莱图酒庄坐拥葡萄园5.48公顷,在别的酒庄格外珍惜伏旧园出品的每一颗葡萄时,德莱图酒庄从所有葡萄园中超过70年的老藤上收集果实,酿造出一款德莱图酒庄(伏旧特级园)老藤红葡萄酒(Chateau de la Tour Clos-Vougeot Grand Cru Vieilles Vignes, Cote de Nuits, 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