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款
龙亭酒庄

扎德金博物馆: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Musee Zadkine: an Angular Cubist World
Sunday, October 23, 2022 10:11:11 AM    红酒世界网
点击次数:3867
摘要: 扎德金博物馆曾是俄裔雕塑家奥西普·扎德金与其妻子生活和创作近40年的住所和工作室。这里见证了蒙巴纳斯独领文化风骚的黄金时期,木材、石头和粘土打造了扎德金心中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ABSTRACT: Musee Zadkine, bearing witness to the Montparnasse of artists, is dedicated to the work of Russian sculptor Ossip Zadkine, who lived and worked with his wife for almost forty years in the house and its studios.

扎德金博物馆(Musee Zadkine)坐落于巴黎6区阿萨斯大道(Rue d’Assas),与卢森堡公园(Luxembourg Gardens)和以文化繁荣、世界主义和夜生活闻名的蒙巴纳斯(Montparnasse)区仅有一箭之遥。

扎德金博物馆: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扎德金博物馆(图片来源:www.zadkine.paris.fr)

与布德尔博物馆(Musee Bourdelle)一样,扎德金博物馆是巴黎罕见的雕塑家工作室。该馆曾是俄裔法国雕塑家奥西普·扎德金(Ossip Zadkine)与其妻子生活和创作近40年的住所和工作室,见证了蒙巴纳斯独领文化风骚的黄金时期,馆内的木材、石头和粘土雕塑打造了扎德金心中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扎德金博物馆: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奥西普·扎德金(图片来源:www.zadkine.paris.fr)

“能够手握凿子和锤子,即便于此刻离开人世,也十分美妙。”

——奥西普·扎德金,1966年10月

扎德金于1890年7月4日出生于维特伯斯克(Vitebsk),即今天的白俄罗斯。年幼的扎德金在德维纳(Dvina)河畔的松林深处度过了童年,年仅12岁的他在花园里发现了一块适合泥塑的粘土,从此他对建模和“时刻镌刻一切事物”的热情便一发不可收拾——他的第一个雕塑工作室便是在他父亲图书室里的一个角落临时搭建起来的。

扎德金博物馆: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青年时期的扎德金(图片来源:www.zadkine.paris.fr)

1910年,扎德金迁居巴黎,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 Arts)。1912年至1914年间,扎德金结识了许多知名的艺术家,包括法国画家马蒂斯(Matisse)和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Picasso),深受二人的艺术理念影响,这种影响一直贯穿在他漫长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其最初的作品也开始亮相于各大雕塑展,如《参孙和达莉拉》(Samson and Delilah)和《神圣家族》(The Holy Family)。

扎德金博物馆: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图片来源:www.zadkine.paris.fr

1916年,一战爆发后,扎德金自愿入伍参军,活跃在一线战场的兵营、战壕和伤残病房里,负责伤患后送,弥天的战火和骇人的炮弹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11月底,扎德金被毒气熏至中毒并送往医院,随后于1917年10月退役,此时的他健康状况极差,情绪也十分低落。他带回了大约40幅在前线匆忙完成的纸上作品,如铅笔画、木炭画、墨画和一些水彩画,这些草稿栩栩如生的表现力激励他雕刻了约20个作品,并出版了画册《二十幅战争版画》(Twenty etchings of the war)。

扎德金博物馆: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参与一战的扎德金(图片来源:www.zadkine.paris.fr)

1920年,扎德金与他的邻居——年轻的画家瓦伦丁·普拉克斯(Valentine Prax)结为夫妻,并在自己的工作室举办了第一次个展,展出了49件由木头、石头和大理石刻成的纯粹简约的雕塑作品。1921年至1924年,通过不断研究和试错,立体主义概念在扎德金的作品中日渐凸显,他采用更加鲜明锋利的方式切割平面、锐化边缘,达到几何意义上的严谨和平衡。《扇女》(Woman with a Fan)和《手风琴演奏者》(Accordion Player)是这一时期风格成熟的代表。

扎德金博物馆: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扎德金博物馆(图片来源:www.zadkine.paris.fr)

《手风琴演奏者》(Accordion Player)

扎德金早年喜欢在音乐中寻找创作灵感来源,于是“音乐家”便常成为他雕塑和版画作品的主题和素材。“在我的作品中,我经常引入乐器的元素,这些乐器的音色和低鸣以一种难以言说的力量吸引着我,它们周身弥散的音感与人体的严密构造相协调。”这件作品呈现明显的立体派倾向,体现了毕加索和布拉克(Braque)的绘画对他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手风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配件,它是为美学服务的艺术元素。线条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平面的锐边的相互交合凸显了几何效果,这件雕塑是扎德金最早用青铜铸造的作品之一。

扎德金博物馆: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手风琴演奏者》(图片来源:www.zadkine.paris.fr)

1928年,由于原工作室的地板几乎要被他的雕塑压垮,扎德金只好开始寻找新的工作室,很快他便搬到了现如今博物馆所在的这座旧巴黎式庄园。建筑通体呈石灰白,附带一个优雅精致的花园,是一处理想的创作环境。

扎德金博物馆: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馆内花园(图片来源:www.zadkine.paris.fr)

馆内陈列着精湛的雕塑、巧夺天工的平面艺术画、摄影作品、挂毯以及一些档案。他的作品不仅呈现立体主义,还扎根于古典希腊的宗教美学与传说哲学,在这片广阔的天地汲取养分和灵感,用石膏和粘土塑形,再用青铜雕凿铸造,注重发挥材质特性和美感。此类经典作品如《维纳斯的诞生》(Birth of Venus)和《俄耳甫斯》(Orpheus),强调整体概括性,追求线条的韵律感。

扎德金博物馆: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兵营》(图片来源:www.zadkine.paris.fr)

1941年5月底,二战法国战败,纳粹的铁蹄无情地践踏着艺术的息壤,扎德金不得不避居美国,“一切都得即兴创作,从心开始。”在此期间,战火催热了英雄和战斗的主题,马里奥·莫尼耶(Mario Meunier)所著的《众神和英雄的黄金传说》(The Golden Legend of Gods and Heroes)激发他创作了一系列关于大力士赫拉克勒斯(Hercules)的绘画作品,《囚犯》(The Prisoner)和《凤凰》(Phoenix)这两座杰出的雕塑也传达着诗歌象征意义和他渴求和平的朴素情感。

扎德金博物馆: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图片来源:www.zadkine.paris.fr

大战的硝烟散尽后,扎德金于1945年回到巴黎,饱受打击和流离的他在雕塑中倾注悲愤,重建自我,作品虽显衰落、破碎和混乱,但又饱含战后的无限生机和希望。扎德金的代表雕塑作品《被摧毁的城市》(The Destroyed City)就诞生于这一时期,当时扎德金亲眼目睹了荷兰著名港口城市鹿特丹(Rotterdam)经受战火摧残的惨状,便决心投入所有,控诉战争的无情。1950年,鹿特丹市政府向其收购了这座大型雕塑,用于纪念该城市在二战中被轰炸的历史。

扎德金博物馆: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图片来源:www.zadkine.paris.fr

“一想起鹿特丹和它被炸毁的街道,我心头惶恐不安。当我回到巴黎时,我用粘土做了一个雕像的草图,尝试着表达我的困惑和恐惧。”作品中,人物扬起的头和高举的双臂极富表现力,传递着生命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芒。因遭受蛮力而强烈扭曲的肢体、身体错位的断裂线条、几何形体的穿插和身体正中央支离破碎又空洞洞的心脏,都让人感受到摧心泣血的痛苦和悲愤,也彰显着战后人民顽强不屈的崇高精神。

扎德金博物馆: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被摧毁的城市》(图片来源:www.zadkine.paris.fr)

在晚年时期,扎德金仍然极富创造力,他的作品获奖无数,如1950年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的雕塑大奖;其作品也数次展览于几大为他举办的大型回顾展上,如1949年的巴黎国立现代美术馆(Musee National d’Art Moderne)回顾展、1961年伦敦泰特美术馆(Tate Gallery)回顾展和1965年苏黎世美术馆(Kunsthaus in Zurich)回顾展。尽管此时他的健康状况已不太稳定,但他仍积极探索着雕塑的无限可能,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美妙的不朽杰作,如《人类森林》(The Human Forest, 1960-1962)和《居住》(The Dwelling, 1963-1964)。

扎德金博物馆: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图片来源:www.zadkine.paris.fr

《人类森林》(The Human Forest)

1948年,流亡美国的扎德金回国后,深受战争影响的他设计了一个极富寓言含义的小型陶土作品,并将其命名为《人类森林》。十年后,扎德金用青铜为其雕铸了一座纪念碑,选用人体和植物体相融合的主题,将凹凸的形式、虚实交织的空间层次融为一体,富有自己强烈的个人抒情风格。

扎德金博物馆:棱角分明的立体主义世界

《人类森林》(图片来源:www.zadkine.paris.fr)

1962年,扎德金开始着手写他的回忆录,并以《锤子和凿子,我的人生缩影》(The Mallet and the Chisel, Memories of my Life)为题出版。出于未来如何良好保存自己作品的担忧,他和妻子一直梦想着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博物馆。1967年11月25日,一代伟大的雕塑艺术家与世长辞,而他的妻子于1982年实现了他的夙愿,将扎德金的全部作品遗赠给巴黎市政府。2012年,在其三十周年之际,经过一年的施工后,博物馆又重新对外开放,馆内全新的展示结构基于原本的工作室改造,旨在重现当年扎德金真实的创造状态和艺术风貌,为世界留下了一处珍贵的艺术史料宝藏。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10:00至18:00

周一及1月1日、5月1日和12月25日闭馆

票务信息:

常设展免费对外开放

临时展根据内容收费

声明:本文版权属于“红酒世界”,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使用,对未经授权转载和使用的行为红酒世界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下载“红酒世界App”,关注微信号“wine-world”,随时随地了解最新红酒资讯。
扫一扫 添加微信
一起酒海泛舟
本文标签: 扎德金博物馆     
相关文章 RELEVANT ARTICLES
博芬智能酒柜
拍酒标查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