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晃着红酒杯时,各位酒友们是否曾设想,眼前这曼妙香醇的美酒,它也许是古时通过陆路移植的西域式佳酿,可能是近代工业家参照西方生活方式进行的模仿式酿制,或者是现代交通业迅猛发展后在原产地装瓶的进口高档葡萄酒。在享受穿越唇齿的柔滑时,且看看葡萄酒文化的孕育、发展和传播史,一览杯中美酒的前世今生。
图片来源:Inter Rhone @ Thomas O'Brien
1. 葡萄酒文化的游牧式扩散
地中海东岸和西亚的许多古文明资料证明,人类自发现了食物自然发酵后即可生酒之后,就孜孜不倦地酿造着葡萄酒。随着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葡萄酒的酿制逐渐扩展至希腊、罗马以及西欧等地。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从欧洲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和美洲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南非克莱因酒庄葡萄园(图片来源:www.kleinconstantia.com)
2. 新世界葡萄酒经验对传统产区的反哺
葡萄栽培对于欧洲人而言是一项非常古老的农业生产活动,但每当酿酒葡萄藤来到一个新世界时,它们都需经过与周围环境的一番磨合与适应,其中之艰辛不言而喻,但其中之创新却能令人为之振奋。
极限风土酒庄葡萄藤(图片来源:www.terroir-al-limit.com)
19世纪中叶,大西洋贸易给欧洲葡萄园带来了根瘤蚜虫,葡萄酒传统产区遭受了这种病害地毯式的侵袭。经过不断探索,人们终于发现,将欧洲葡萄枝嫁接到美洲原产葡萄藤的砧木上就能解决问题,因为美洲葡萄藤不仅能够分泌粘液抑制根瘤蚜咬食其根部,还能在伤口处形成保护膜防止二次感染。
3. 飞行酿酒师与消费全球化的时代
如今正值高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高效的客运货运让距离不再是人类活动的障碍,各葡萄酒产区出产的佳酿可利用高效的运输方式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消费者亦可在本地市场品尝到来自全球各地的葡萄酒。
著名飞行酿酒师米歇尔·罗兰
此外,飞行酿酒师能够根据南北半球不同的生产节奏将自己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而资深的葡萄酒鉴赏家也可以根据各地区的样酒下货时间安排自己的品尝行程。科技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它不仅改变了酿酒师的工作行程,也让消费者真正实现了与世界各地佳酿的“零距离”接触。至于未来葡萄酒产业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文/S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