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款
白葡萄酒

艺术与美酒可以兼得

The beauty of art and wine
点击次数:19406
摘要: 很长时间以来,艺术与葡萄酒是灵感的源泉。法国地理学家鲍梅罗尔(Charles Pomerol)说过,葡萄酒就像是画布的主宰,并不只是自然界的产物,它也属于艺术的范畴。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the combination of art and wine is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French geologist BaoMei Rohr (Charles Pomerol) once said that the master of wine is like a canvas, is not just a product of nature, it also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art.
       将葡萄酒搬入绘画作品可以追溯到千百年前,而将绘画作品融合到葡萄酒中则是从1924年由木桐酒庄开始。
 
  艺术与美酒的千丝万缕
 
  葡萄和葡萄酒在千百年来的文明演变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神话和各种各样的宗教仪式中代表着神圣的象征意义,在许多历史事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艺术家们将葡萄酒和神明、俗世、游行集会或个人行为联系在一起,既歌颂了它的优点,也提到了它消极的一面。从古埃及到印象派画家,无论作品取材于圣经或是涉及到立体主义、印象主义,我们都会发现一些以葡萄和葡萄酒为主题的画作。
 
  很长时间以来,艺术与葡萄酒是灵感的源泉。在绘画艺术中,从古代的瓦罐,双耳尖底瓮和镶嵌画到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罗马又称巴克斯Bacchus);从意大利的维洛奈思(Véronèse)到法国的雷诺阿(D.A.Renoir)和马奈,葡萄和葡萄酒无所不在。葡萄酒对社会,宗教,文化甚至是政治的影响都非常古老。在绘画上占有一席之地。
 
  人们在品尝葡萄酒时需要启动人体的5种感知来体会它,这种感知启发了绘画界的创造力,马蒂斯的红色画室,就是受葡萄酒颜色的启发,酒红色从酒杯延伸到整个画室,启发了画家无穷的灵感;拉乌尔杜菲(Raoul Dufy)的收获系列、毕加索的静物画、纳迪埃(Nattier)优雅漂亮的画面都是葡萄酒在绘画领域的体现。
 
  法国地理学家鲍梅罗尔(Charles Pomerol)说过,葡萄酒就像是画布的主宰,并不只是自然界的产物,它也属于艺术的范畴。
 
  搬进酒标的艺术
 
  法国一位美食作家这样说过:“酒能使任何菜色合时宜,使任何餐桌更优美,也使每天更文明”,但我想熟悉葡萄酒的人一定还要多说一句,“酒使生活更艺术”。
 
  很多酒厂都希望将葡萄酒与艺术结合,作为一种精致的生活附属品销售。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将艺术作品印制在酒标上来吸引消费者。
 
  以华盛顿的Ste. Michelle酒庄为例,他们的Meritage系列红酒,常采用太平洋西北部艺术家的作品做酒标。加州索诺玛的Kenwood葡萄园已经委托诸如凡高这样的大师,为其赤霞珠葡萄酒度身定做艺术酒标。纳帕谷的Clos Pegase酒厂则借鉴酿酒师个人的众多“非凡”收藏品,取其精华,制作个性酒标。
 
  索诺玛Imagery酒厂的投入更大,每年发布24款新品,每款都委托专门的艺术家制作酒标。Imagery业主表示,酒厂从上世纪80年代起采用艺术作品作为“家族特制葡萄酒”酒标,后来逐渐将艺术酒标用于少数加州非典型性的葡萄酒品种上,由于这些酿酒葡萄品种不同寻常,因此从90年代末,开始为每款葡萄酒单独制作艺术酒标。   
 
  其实,Imagery与上述酒厂都是模仿波尔多木桐酒庄的做法。自1945年起,木桐酒庄每年都会为旗舰产品“波尔多红”定做一款艺术酒标,甚至查尔斯王子都为木桐庄设计过酒标。
 
  有人说,拉菲是金钱的代表,而木桐则是艺术的代表。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七款充满艺术气息的木桐酒标吧
 
  1924年,罗斯切尔德男爵邀请当时的古巴海报设计师Jean Carlu为木桐设计了一款艺术酒标,从此开创了葡萄酒与艺术融解的先河。当时这个点子并没有被认同,也一度被中断,直至1945年,每年选择一位当代艺术大师的原创作品作为酒标才正式成为木桐庄园的另类营销策略,并被延续至今。不得不承认,这种营销策略更加高明,对木桐庄园的历史甚至葡萄酒历史有纪念和传承的作用:2003年份的酒标是以纳塔涅男爵肖像为酒标主题,以纪念自1853到2003年罗斯切尔德家族入驻木桐的150周年,历经五代;2004年同样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特殊年份,是英法两国订立友好协议的百年纪念,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亲自操刀一副水彩画来作为这个年份的葡萄酒酒标。积累到今天,酒标作品已汇聚了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诸多艺术大师如米罗、,毕加索、达利和塔皮埃斯等等,他们的作品也无一不是寄托着对木桐庄园的美好展望和祝福,同时传播饮酒之乐和生活之美的正能量。如今这些作品汇聚一堂,都被珍藏在木桐城堡内部,这就是了史无前例的葡萄酒艺术博物馆。 
 
  这瓶1997年份木桐堡佳酿的酒标是由庄主菲利萍女伯爵邀请她的朋友尼基-德-圣法尔(Niky de Saint Phalle)创作的。作者绘制了一幅寓言画似的场景:从阳光到盘子,一张贪吃的嘴和一双伸开的手,表现了用餐时的愉快。一条蛇横穿了整幅画,仿佛正在向画中人物推荐一瓶葡萄酒。
 
艺术与美酒可以兼得
  上图是Raymond Savignac为木桐堡1999年的佳酿所创作的酒标
 
  法国著名招贴画大师雷蒙-萨维那(Raymond Savignac)为木桐堡1999年的佳酿创作了这幅酒标。画面中象征木桐的小羊,仿佛正朝观众狡黠地微笑,似乎是邀请观众加入到享受葡萄酒的乐趣中来。
 
  墨西哥画家鲁菲诺-塔马约(Rufino Tamayo)曾在1990年答应为木桐创作一幅酒标,但他不幸地于次年就过世了。于是,他的家人在他的画作中选出了这幅画作为木桐堡1998年的酒标。据说画中所描绘的是墨西哥的一种宗教仪式,寓意早在蛮荒时代,人们就已被葡萄酒所带来的快乐所征服。
 
  这是电影导演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为波尔多五大名庄之一的木桐酒庄创作的水彩画酒标,一只在月亮下跳舞的羊。在法语中,木桐(Mouton)是绵羊的意思。同时,这也是约翰-休斯顿“祝贺我亲爱的朋友拜伦-菲利普(Baron Philippe Rothschild)在木桐(Mouton)酒庄的第六十个丰收年”所绘的酒标。Baron Philippe Rothschild于20岁时接管木桐酒庄,并使其进入黄金发展时期。菲力普(Philippe)男爵掌管木桐堡长达65年之久,其革新精神为酒庄发展注入了源源活力。如今,这位男爵已经去世,他的女儿菲丽萍-德-罗斯乔德女男爵(Baroness Philippine de Rothschild)接手。
 
  这幅中国书画酒标是中国画家兼书法家古干,为1996年的木桐所创作的酒标。作品名叫《心连心》,作者使用了流传千年的中国的书法元素,五个不同的心形象征图案,每一个图形都有自己的颜色。木桐酒庄与艺术结缘是从1924年开始,当时的庄主菲利普聘请艺术家设计木桐的酒标,从1945年二战胜利后,木桐每年都会聘请艺术家为其酒标创作。从将艺术家菲利普-朱力安的独特设计——象征胜利的“V”印在木桐的酒标上开始,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安迪-沃霍尔、法国当代著名抽象派画家皮埃尔-苏拉奇、日本艺术家堂本尚郎、抒情抽象派的先锋汉斯-哈同等众多大师都曾在木桐的年份酒标签上留下墨宝。更有意思的是,据说这些艺术大师的“润笔费”并不是钞票,而是5箱(60瓶)不同年份、陈年至少10年的木桐堡佳酿,待该年份的葡萄酒贴好酒标出厂后,再送5箱。
 
  这是西班牙著名当代抽象艺术家安东尼-塔皮埃斯为1995年的木桐佳酿创作的酒标。画家自己命名这幅画为《血流成河的战场》。画中绘有两颗心、一只鼻子、一只眼睛、一只耳朵混在一起。描绘出一个很难控制的混乱局面,作为生活在“二战”后的新一代艺术家,塔比埃斯一向重视绘画艺术的纯粹感与对绘画语言的探索。
 
  聘请知名艺术家为木桐堡佳酿创作酒标的创意,不仅让人在品尝佳酿的同时,步入各位大师亲力打造的艺术殿堂,更令木桐堡的葡萄酒成为拍卖会上收藏家们争抢的对象,不少人为了收集某些年份的艺术酒标更是不惜重金。
 
  尽管充满艺术气息的酒标已成为木桐最吸引眼球的华丽外衣,但如果没有好酒,木桐堡也不可能有今时的辉煌。木桐酒庄位于波尔多波雅克((Pauillac))村的西北部,一座海拔27米的小圆丘上。深深的砾石层覆盖着底层的石灰土,极佳的土壤结构加上气候的调节,构成了葡萄生长的绝好环境。此外,手工采摘、逐粒筛选、树龄够老、使用80%至90%的新橡木桶陈放和年产量低等众多严苛的条件才促成了木桐堡拥有“波尔多五大名庄之一”的美名。
 
声明:本文版权属于“红酒世界”,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使用,对未经授权转载和使用的行为红酒世界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下载“红酒世界App”,关注微信号“wine-world”,随时随地了解最新红酒资讯。
扫一扫 添加微信
一起酒海泛舟
本文标签: 文化      艺术与葡萄酒      酒标艺术     
相关文章 RELEVANT ARTICLES
拍酒标查红酒